随着行业竞争的日益激烈,人才被提的越来越响,成为企业制胜的关键因素。而由于近年来经济的刺激,各行业的扩张都十分迅速,对人才的渴求就来得更为急切。
就拿电商行业来说,由于电商发展势头迅猛,成为大型企业眼中的“香饽饽”,越来越多的企业跻身这个行业,而真正懂得电商实务的人才却寥寥无几,为了招揽人才,这些企业可谓下了血本,提出了十分丰厚的薪酬待遇。
比如近期万达集团打出的招聘广告,这个国内知名的商业地产巨头为了开辟电商领域,开出了底薪20万至40万的天价,要求应聘对象工作经验1年或以上,精通C++编程语言。不可谓不霸气。而另外一家传统零售企业招聘电商部门副总经理的要求,仅仅是曾在亚马逊(微博)、当当、京东等知名电商企业工作过,让许多企业内人叹为观止。
这种不拘一格招人才的现状,是当下各个行业都普遍存在的现象。
不可否认,这种现状加速了人才的流动,带活了行业气氛,能够促使行业更快发展,也为行业人才提供了更多可挑选的机会和发展空间。但这种现状,也加速了行业内人才泡沫的出现,给行业企业造成人才困境。
有许多人力资源高管以及企业家都有这样的感觉,招聘人才的薪酬越来越高,但所能招到的人才却越来越少,人才的能力越来越不能和拿到的薪酬成正比。
这种现象与目前的择业环境不无关系。看似宽松的就业环境,给当前大多数职场人才造成了一种人才极度匮乏的错觉,一位从事人力资源的朋友曾向我抱怨说,现在的年轻人,六个月的工作经历就可以标榜“资深”。虽然这句话有夸张的成分,但却折射出了就业市场急于求成的现状,能够专心钻研的人才越来越少。
尤其是一些高新技术行业的人才,只要在一些知名公司有过工作经验,就急功近利地想通过跳槽来提升自己的价码,增加薪酬待遇。但雇主们的普遍反映却是,这些高薪聘请过来的人才们,有许多人在在职期间所表现的能力和水平都与薪酬大相径庭。
虽然这种流动能够给人才带来切切实实的利益,但从长远来看,如果频繁地更换东家,会导致自己一直进不了公司的核心管理层,那么这种流动的成本就很高。而一旦企业成熟之后,管理层就会着重建立自己的团队,不会轻易采取空降兵的策略。此外,这种现状容易造成那些很有潜力的人也会因为当前浮躁的市场环境,无法扎扎实实地完成积累。
此外,一些高新技术行业,往往会因为一个短期项目高价挖人,但一旦项目结束,这些高价挖过的人才就有可能被搁置,尤其是人才泡沫时期,这样的现象更多。因此对于人才来说,不要过于看重眼前利益,个人的长期规划更加重要。
对企业来说,这种人才泡沫也会给公司人才流失带来许多不确定因素,一项调查结果表明,现在中国企业中,员工的平均离职率是两年,而美国和欧洲等国家的平均离职率是五年的时间。这项数据表明,国内企业在很大程度上仍不注重对人才的长期培养和管理,长期下去无疑将是企业发展的瓶颈,对行业而言也是巨大的隐患。
太“急于求成”的“挖角”,也让公司难以培养高忠诚度的员工。而且一旦公司发展到一定规模,单纯的依靠“挖角”已经不能满足运营需要。因此,企业应注意培养自己的人才,建立起人才保护机制与知识产权保护机制,避免人才流失给公司带来严重的影响。这就要求企业管理者在平时的工作中,拥有识才的慧眼,善于发现企业内部那些具有创新思维、有潜力的人才,通过严格筛选,然后制定培训计划,有步骤、有目标地进行培养,安排他们到关键岗位进行锻炼。
(江汉求职网)
免责声明:以上文章皆来源于网络,文字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本网站仅做转引,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,立即删除。